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学生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将我校十月份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的安排及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班会时间
2025年10月9日至10月31日
二、班会对象
全体学生
三、班会内容
(一)激发内驱力教育
1.深化认知理解。教育学生认识内驱力是源于个体兴趣、价值观和成长需求的内在动力,帮助学生区分其与外部激励的本质差异。引导学生理解自主性、专注性和持久性是内驱力的核心特征,促使学生认识到内在驱动比外部约束更能带来深刻的学习体验和持久的成长动力。
2.阐明重要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内驱力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依靠内在动力实现自我提升的意识。教育学生理解内驱力能够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坚韧品格、促进终身学习,指导学生将内在驱动与个人成长规划有机结合,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索的转变。
3.探索实践路径。教育学生掌握目标分解、时间管理等具体方法,帮助学生在实现阶段性目标中获得成就感;引导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通过可视化记录增强自我认知;帮助学生建立定期反思机制,促进其不断调整和优化自我驱动策略;建立成长共同体,通过朋辈互助实现共同进步,最终形成内驱力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传统美德教育
1.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在校园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将道德规范内化为日常行为准则,在尊师重道、勤学笃行、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勤俭节约、爱国奉献等方面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2.价值深化。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理解其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个人修身立德、校园文化建设及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
3.自觉践行。指导学生通过“认知-体验-反思-践行”的循环过程实现美德内化,将美德教育融入主题研讨、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具体场景,促进美德认知向行为习惯的转化。
(三)红色精神教育
1.学习光辉历史。2025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组织学生学习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及英雄事迹,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顽强和牺牲奉献精神。
2.感悟精神内涵。深入探讨抗美援朝精神(祖国人民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在新时代的价值。
3.强化使命担当。联系当前国家发展形势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讨论如何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规划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四)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针对大一年级学生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增强学生规则意识与纪律观念,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1.强化制度学习。组织学生深入学习《青岛工学院学生管理规定》《青岛工学院学生违纪处分管理规定(修订)》《青岛工学院禁烟实施办法》《青岛工学院大学生文明行为规范》等制度文件,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校纪校规的具体内容,增强规则意识和底线思维。
2.促进内化认同。引导学生深刻认识遵守行为规范对个人成长成才、营造优良学风校风的重要作用,理解文明行为习惯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自觉将外在规范要求转化为内在价值认同和行动追求,树立新时代大学生遵纪守法、明礼修身的良好形象。
3.推动习惯养成。指导学生将制度学习与日常表现相对照,开展“文明行为我先行”自我监督与同伴互评活动,设立行为规范养成记录卡,定期反思行为表现;将教育引导与管理约束相结合,注重在课堂学习、宿舍生活、校园活动等具体场景中践行文明规范,促进知行合一,实现从被动遵从到主动践行的转变,夯实成人成才的基础。
(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大一年级:开展《学习力升级:专业入门指南》。结合专业导论课,邀请高年级学长学姐分享学习经验,系统拆解课程重点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专业学习,讲解并现场演练时间管理工具使用技巧,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
2.大二年级:帮助学生实现从“模糊自我认知”到“清晰能力标签”的转变,找到职业探索的“坐标系”。开展小组工作坊,以“3分钟优势说”任务引导每位学生用具体事例(如“擅长组织班级活动”“英语演讲比赛获奖”)提炼自身3项核心优势;引入专业工具,指导学生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专业(如应用英语)列出“优势(如语言能力)、劣势(如跨文化经验不足)、机会(如跨境电商人才需求)、挑战(如行业竞争)”;采用匿名便签方式收集困惑,如“兴趣与专业冲突怎么办”“感觉自己没优势”等问题,辅导员现场答疑并记录共性问题,助力学生建立清晰的职业定位和发展路径。
3.大三年级:以“政策解码—职业发展的顺风车怎么搭”为核心,讲解与大学生职业相关的职业政策实用指南;系统梳理政策清单,包括适用人群、时间节点、申请方式等,让学生了解专业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学会通过官方渠道查询细节,结合自身判断可利用的政策红利;针对就业派、考研派等,分流答疑。
4.大四年级:以“产教融合:如何把竞赛经验变成offer?”为主题,聚焦学科竞赛成果的价值转化,指导学生如何将嵌入式、数控等竞赛经历与作品,提炼为简历中的核心亮点与项目经验;深度解读校企订单班与数字媒体产业学院合作企业清单,明确优质就业路径;帮助学生运用AIGC工具生成岗位匹配度分析报告,科学评估自身优势;邀请海尔工业、互联网基地等名企HR担任嘉宾,拆解行业真实人才需求,并针对学生的竞赛项目与简历进行一对一点评和模拟面试,将竞赛优势转化为面试机会和心仪offer。
四、班会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主题班会的重要意义,并纳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在一个月内完成主题班会。
2.广泛动员,重在实效。各学院要认真统筹组织全体学生参加,广泛开展生动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融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于一体,力求全覆盖,确保实效。
3.加强督导,抓好落实。各学院要加强对主题班会的指导,把各项要求落在实处,并将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辅导员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
4.确保时效,按时完成。各学院于每周五下班前将本周主题班会开展情况(总结、新闻、照片等材料,纸质版及电子版)交至学生工作部图书馆206办公室王焕老师。